挖矿网

标题: 2018年挖矿的基本认识 加密货币的战国时代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kg01    时间: 2018-3-6 11:37
标题: 2018年挖矿的基本认识 加密货币的战国时代
前言
如果是接触电脑硬体、加密货币的老玩家,应该还记得2013年那波挖矿潮吧?当时「比特币」价格暴涨,「显示卡挖矿」等消息不断登上主流媒体版面,这股热潮随着2014年比特币自约一千一百美元大跌至四百多美元后降温;之后「显示卡挖矿」的议题沉寂了两、三年直到2017年再度爆发。
2017年的挖矿热潮不但比当年更加猛烈,另一个大热的领域「深度学习」也同样需要显示卡来做科学运算,这下可苦了游戏玩家啦,各地方显示卡常处于「断货、无交货期」的状态,商场附近更是各种流言纷飞:「某某显示卡厂商单子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,要预订得先全额现金缴清」、「上个月有人开车来一次扫掉了几百张货」、「有个大叔带着装着上千万现金的包包来寻,一家家问却一张卡都买不到」。
这半年来、财经媒体也没缺席,大篇幅讨论「挖矿概念股」「矿机供应链」受益厂商云云;2018年初「挖矿作为一种产业」似乎开始被一般民众认可。有趣的是,比起对挖矿设备的关注,对挖矿本身的讨论却很少见于主流版面,由于资讯变化很快,挖矿又是种「越多人加入、个别矿工的收益越低」的行为,导致矿工们多是自学挖矿,也缺乏主动传播资讯的诱因,大众对这个领域还是半信半疑,处于雾里看花、充满误解的状况;而各种误解中,最常听到的是要「拿显示卡挖比特币」的过时说法。

到底什么是挖矿?
刚接触加密货币与区块链理论的朋友常会觉得不好理解,很多概念很难找到经验做类比,于是诸如比特币是「数位黄金」、用「挖矿」去取得,这些都是便于理解、却实际有段距离的比喻;「挖矿」的本质是「分散式帐本进行共识机制的奖励」,「区块链」则是分散式帐本的一种形式。
以往我们熟悉的银行体系,是种「交易需要第三方与才能进行」的形式;打个比方来说,可以想像一个家庭有一家三口:小明、小明爸爸、小明妈妈,一直以来家里都是妈妈管帐,爸爸跟小明需要钱都需要从妈妈那边进出,即使是爸爸想买礼物送小明,也需要经过妈妈同意,妈妈扮演了第三方、银行的角色。
有一天小明爸爸看到了比特币的介绍,回家后兴致匆匆的说「从今天起,为了防止妈妈记错帐(顺便防止妈妈不给零用钱),我们家要使用分散式帐本的机制!」自此,一家三口都纪录同样的帐本在身上,如果任何成员的帐本跟家庭其他成员的不一样,就代表帐本出错、会改成跟其他人相同;而如果家庭成员很多,要记错帐的可能性很低、恶意攻击的成本也会极高,这就是区块链「无法窜改、不会出错」的原理。
小明爸爸认为自己相当聪明(妈妈有点不开心),决定带大家去外面吃大大餐等,这笔帐要怎么纪录上去呢?小明一家决定好要用猜拳来决定,最赢的成员负责记新的帐,其他成员照着更新自己的帐本,这时候「猜拳决定」的行为就是系统中的「共识机制」。
最后,为了要让大家都能开心接受这套系统,有个奖励记帐的方案:每次猜拳猜赢的得到一百元的奖励,得到这个奖励的过程就是所谓的「挖矿」了;如果小明猜拳技术特别好,常常都能猜赢而得到记帐的权力与奖励,我们会说是小明的「挖矿的算力高」,常常都能「挖到矿」。
这种「挖矿」就是被叫做「工作量证明」(Proof of Work,POW)的共识机制;能「挖矿」的加密货币都是使用某种POW共识机制,而不同的加密货币中,有可能你玩猜拳、我玩扑克、他玩跳棋,这就被称为不同的「共识演算法」。现在显示卡不挖比特币、主要挖以太币,就是因为币之间不同的共识演算法产生的经济考量。

2018年挖矿的基本认识
评估挖矿所需的费用时,一开始都会先着眼于矿机的购买成本,不过在长远角度而言,主要的变动成本:「电费」,才是能否维持的关键因素。

(, 下载次数: 14)